內容來源:2019年5月22日,在億融創服主辦的“2019(深圳寶安)科創板研討暨第二期資本對接會”上,來自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深圳分所合伙人趙國梁為大家分享“企業申報科創板的財務規范必要性”,鯨活動作為媒體支持,全程圖文+視頻+照片直播。
作者:凱鋮
6月5日,科創板首次上會大考結束,第一批過會企業出爐,微芯生物、安集科技、天準科技這3家公司全部通過科創板上市委的審議。與此同時,上市委問詢的問題也被公眾知悉,其中財務成為主要問詢的問題。
趙國梁指出,這些年因為財務核算、規范運行等問題,不少IPO被否。其中,財務核算占比高達24.62%成為IPO被否的最大原因。要在科創板順利過會,必須高度重視財務核算。
IPO被否的主因是?
如何在科創板順利過會?這是不少企業關注的問題。
趙國梁表示,科創板跟中小板、創業板、主板雖然是不同的板塊,但它們的上市標準有許多相通之處,掌握中小板、創業板、主板的上市標準,有助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科創板的上市標準。
據同花順數據,2003年12月30日到2019年6月6日這16年多的時間中,參與首發審核的企業有3083家,其中通過審核的企業有2440家,意味著上會企業大考未及格率高達20.85%。
據統計,這些年來,A股中小板、創業板、主板IPO被否的原因主要包括:財務核算、規范運行、獨立性、持續盈利能力、信息披露、募集資金、主體資格和其他原因。
趙國梁指出,IPO被否的最大原因是財務核算問題。在IPO被否的所有原因中,財務核算占比高達24.62%。公司財務造假,導致股民利益受損,這是證監會最關注的企業上市指標。
IPO被否的第二大原因是規范運行問題,就是內控制度存在問題。要能夠順利上市,就要求企業財務運行真實完整,內控真實有效。
上面所總結的IPO被否原因,主要基于中小板、創業板、主板的IPO被否案例進行分析。趙國梁指出,在財務核算和規范運行的標準,科創板和其他板大同小異,要在科創板順利過會的企業,同樣也必須高度重視財務核算和規范運行。
財務核算要重視這些問題
企業上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,需要在各個方面滿足上市的規范要求,而財務問題往往直接關系功敗垂成。針對企業發行上市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有關財務問題,結合證監會審核關注點,趙國梁認為在財務核算上要重點關注三個方面。
一是優化企業財務狀況。企業上市前條件包含多項指標,比如公司的年營業額、毛利潤額、凈利潤額、資產狀況、資金狀況以及負債狀況等。其中包含三項主要狀況,及償債能力、運營能力及盈利能力。
二是完善社會審計及資產評估。審計及評估的主體是具備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,對象是具備上市資格的將上市公司。審計及評估涉及的材料包括三大報表、會計賬簿、會計憑證、固定資產的增減及臺賬、債券資料及債務資料、銀行存款對賬單等。
三是完善公司財務報表。公司財務報表主要包括審計報告,即資產負債表、損益表、現金流量表三大會計報表等內容。
資產負債表,即財務狀況表。表示企業一定日期內的財務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。分為“資產”和“負債及股東權益”兩大區塊,這種報表明確了企業的經營方向。
損益表,即利潤表。表示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業績及其分配狀況,包括企業銷售收入和成本、經營的費用以及稅收等狀況。這一報表反映了盈利還是虧損的具體情況。
現金流量表,即賬務狀況變動表,表示的是一定時期內(一般按月或者按季度),企業的現金及等價物的變動情況。
公司上市前的審計報告是整個公司是否具備上市資格的核心,全面反映了整個公司的現金流動、整體損益、是否負債等情況。企業在申請IPO前,能夠優化各項財務指標,擁有良好的財務狀況,完善公司的財務報表,將有助于企業成功上市。
趙國梁認為財務核算在企業IPO過程非常重要,不能光看利潤,要看非經常性損益報告,比如說公司有3000萬元的利潤,但是翻看報表,發現有4000萬元的政府補助,如果政府不給錢,這公司是虧損的,所以審核的是扣經常性損益的數據。
如何才能規范運行
IPO被否的第二大原因是規范運行,也就是內控制度。趙國梁認為,財務運行真實完整,內控真實有效,才能幫助企業快速達到上市標準。
第一,建立完整的內控制度。公司規模小的的時候,老板一個人一天可以處理10件事情甚至更多。隨著公司規模做大,業務越來越多,需要處理的事情也變多了,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事情多了就處理不過來,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來控制公司。
第二,采用自上而下、基于風險的方法,確保企業更有效地工作并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則。對已經開展內部控制準備工作的企業,管理層可以對前期工作成果的進度、效果、與《基本規范》的符合程度等進行審閱,使企業風險和內部控制得以更好地結合。
第三,強化內部審計職能。按照監管要求,上市公司必須建立內審部門,并保證內部審計機構設置、人員配備和工作的獨立性。內審部門是企業內控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不僅可以協助董事會對企業內控起獨立監督的作用,同時可以為企業內控設計與實施提供建議,為企業的內控建設和評價起到“保駕護航”的作用。
趙國梁提出,按照證監會的要求,財務數據的真實性要完整,內部控制要健全有效,這是最基本的要求,無論是什么板塊,無論場內市場,還是場外市場,財務的最低要求從未改變。
科創板跟中小板、創業板是一樣的,只是分為不同的板塊,科創板的上市標準和創業板也大同小異,有許多相通的地方,掌握其他板塊的上市標準,有助于企業更加了解科創板上市標準。
從過往企業IPO被否的原因來分析,財務核算和規范運行占了接近45%的比例,是企業IPO被否的兩大原因。結合證監會審核關注點,加強公司財務報表完善性、優化企業財務狀況、建立完整的內控制度等問題,將有助于企業科創板順利過會。